分卷阅读56(1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    大姐嗓门大,主意来得飞快,也没顾及别人脸色。大姑说:“我出一百,建霞你也出一百吧,剩下的咱妈出。”

    二姑:“……”

    二姑嗓门不输大姐:“怎么就……就咱两家出钱了?”

    大姑:“咱妈也出钱啊。”

    二姑:“是,那是咱妈的亲孙子,她的钱,包括她这房子,将来本来就留给她俩孙子的,又不会给外人留着。”

    大姑反问:“这不也是你亲侄子啊?从山沟里出来看病怪不容易的。”

    二姑哼了一句:“也是,孙子是孙子,外孙子就不是孙子。也对啊,外孙子本来就不是孙子。”

    言外之意,我们自己家养孩子不用钱啊。

    眼瞧着就要吵起来了。

    除了小姑未嫁,其余三家都有了孩子。女人这只要一当妈,也不能说是变得自私小气了,而是为了自己亲生骨肉与自身小家庭的利益,顾虑考量就多,谁家孩子吃穿上学念书看病不需要钱呢,中午在学校吃饭每月三块钱没了,换一套新校服五块钱又没了,花钱如水,谁应该替谁养孩子?

    孟建民表情难堪:“都别说了,我这当大哥的,没孝敬咱妈,没照顾好几个妹妹……我回来一趟真不是管妹妹们要钱的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想好了,实在不行,就只能让孟小北回去,钱就省出来一些。”

    少棠突然插嘴:“建民!”

    孟建民一摆手:“我知道你要说什么,你听我说。”

    少棠打断对方,脸色非常不对付,粗声道:“我也知道你要说什么,你先听我说!”

    孟小北如果不用借读,每年能给家里省出不少生活费,杂七杂八各种费用。当时小学的学费书本费并不算高,普通人家都负担得起,然而养一个孩子是在山沟里养,还是在帝都大城市里养,生活条件差异可就大了。在沟里上学,孟小北可以每天午饭就带一个馍馍,穿大人淘汰的打补丁的旧裤子,没人笑话,大家都那样;然而在北京,你要交钱在学校入伙吧,你要给孩子买新衣服,要赶上一个城市的生活水平。

    学校课内课外业余生活丰富,劳技课要交材料费,音乐课要交乐器费,每年春游、新年联欢会和学校运动会还要集体凑班费,羊毛全部出在小羊羔们的家长身上!山沟里的学校就没这么多幺蛾子。

    平时下了课男同学们一起踢球,渴了买个冷饮,兜里没零用钱在哥们儿之间没面子。过生日互相送个卡片,同学之间请客来家里玩儿……各种花钱的名目,小学生也有“社交”费用。

    说到底就一个钱字。

    这是孟小北的亲爹和干爹。

    贺少棠在部队里吼人吼习惯了,关键时刻特有气势和威严,眼神镇住一屋的人。屋内鸦雀无声。

    少棠说话干脆利落,军装下面胸膛剧烈起伏。

    “我就讲三点哈。”

    “第一,孟小京这腿咱们肯定要治,不能因为咱们家里舍不得花钱就不治了,耽误了他。”

    “第二,‘神刀张’我想尽办法请到这人,我保证办到!……钱再说,哪怕先写张欠条跟人家赊账。”

    “第三,孟小北不能再回西沟,孩子已经都出来了,你们现在让他再回去,不管是因为他弟的病还是因为他自己,让孩子以后怎么想?对他心理上多伤啊,将来抬不起头来!”

    孟奶奶也急了:“哥俩心连心呢,咋能为了帮一个就不管另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